JACC:克隆性造血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患者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18 05:59:05   热度:37.1℃   作者:网络

意义不明的克隆性造血(CHIP)在老年人中很常见,与恶性血液病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迄今为止,CHIP对心源性休克 (CS) 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AMI) 患者预后的影响尚不明确。

本研究的目的是确定CHIP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预后影响。

采集了CULPRIT-SHOCK试验446位患者随机分组时的血液样本。采用靶向最常见的突变基因的二代测序方法评估CHIP;主要终点是30天时的全因死亡和肾替代治疗的复合结局。


CHIP常见基因

在29%的血液样本(n=129)中检测到了等位基因频率≥2%的CHIP变异,最常见的是在DNMT3A或TET2基因中,分别占所有突变的47%和36%。与非CHIP患者相比,CHIP携带者年龄更大、肾功能更差、N-端B型利钠肽前体和炎症生物标志物水平更高。CHIP携带者以30天内的死亡率或严重肾功能衰竭的综合临床终点来衡量的短期预后更差。


主要终点情况

CHIP与联合终点的相关性与年龄和反映肾功能、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炎症的生物标志物无关 (OR: 1.83; 95%CI: 1.05-3.21; P=0.03),但在全因死亡率方面不显著(OR: 1.67; 95% CI: 0.96-2.90; P=0.069)。

总之,意义不明的克隆性造血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中很常见,与临床预后不佳有关。CHIP评估可能有助于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风险分层,并指示新的治疗目标。

原始出处:

Matthias Bohme, et al. Impact of Clonal Hematopoiesis in Patients With Cardiogenic Shock Complicat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22 Oct, 80 (16) 1545–1556

上一篇: JAMA Oncol:同步放化疗后采用卡...

下一篇: JACC: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射血分数降低的...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