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中小学“减负33条”征求意见截止,600余人次提建议
时间:2019-11-06 19:08:18 热度:37.1℃ 作者:网络
11月6日是《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最后一天。
“社会群众通过传真、来信、电子邮件发来建议意见计600余人次。”当天傍晚,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将仔细分析这些建议和意见,重点关注意见较集中,利于学生学习、成长的内容,优化方案,“《方案》将于近期正式发布,到时会进行详细解读”。
10月28日,由浙江省教育厅等部门起草的《减负方案(征求意见稿)》发布,重点举措包括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规范考试评价、规范中小学招生等7个方面共33条。其中,“为保障睡眠时间,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经家长确认可拒绝完成剩余作业”等被指“减负一刀切”。
11月5日,在教育部的新闻通气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俞伟跃表示,浙江的减负33条是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方案,不是执行方案。他表示,减负从来都不是一刀切,合理的学业负担是开发智力、激发潜力、锻炼能力的必要条件。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不是简单地缩短在校时间、减少作业量、降低课业难度,而是要把不合理的负担减下来,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负担。
“起草方案的初衷是将过重的学业负担减下来。‘小学生晚9点、初中生晚10点经家长确认可拒绝完成剩余作业’,其实已在杭州拱墅区实行一年,效果不错。”浙江省教育厅基教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学生学业负担主要是由学校带来的学习任务、成绩排名、心理负担和家长附加的如作业、家教、补习班等学习活动以及社会生活环境给学生造成的压力。当学生面对压力时,如果体验是积极的,压力即为动力;如果体验是消极的,压力即为负担。学生在学校学习就会有学业压力,适度合理的学业压力有助于学生发展,过重的学业负担会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一些区域存在的作业多、培训多、竞赛多、睡眠少、锻炼少、实践少,培训机构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中小学学科考试频率过高、试题过难,中小学校违规跨区域掐尖招生等加重学生学业负担的现象,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深层原因是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五唯”观念,是升学观、就业观、录用观的扭曲及来自社会压力、家长焦虑的层层传导。
因此,《减负方案》起草基于标本兼治、内外协同、突出重点三大原则,着力形成新的减负治理机制,从校内抓减负向校内校外协同联动抓减负转变,从教育系统单兵作战抓减负向学校与家庭联动、学校与社会联动、多部门联动抓减负转变。在内容上重点实现“三减三增”,即减作业、增睡眠,减补习、增运动,减刷题、增实践;在领域上重点治理校外培训、竞赛、招生等的违规行为;在学段上重点治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过重,在根源上重点深化考试评价改革,树立包容就业观,纠正片面的教育政绩观。
据介绍,为将减负落实到位,浙江省教育厅将牵头组建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指导研制区域教育生态评价体系,分析减负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寻求专业对策。此外,还将研制浙江省区域基础教育生态评价体系,主要通过区域基础教育生态指数评价全省及区域中小学生学业负担情况和减负成效。从2020年开始,每年对基础教育生态情况进行监测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布,并纳入县(市、区)教育现代化水平监测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