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国留学,有的人“累并快乐着”
时间:2019-11-17 10:53:3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创: 孟尧 南都观察家
孟尧,柏林自由大学,社会科学与政治科学学院博士生
全文3400余字,读完约需7分钟
德国人中有友善的,也有相当不友善的。在遇到后面一种人时,当然还是会先求助于中国人,大多数同胞也会及时施以援手。一般来说,越是年长、心智成熟的学生,越喜欢接触“国际化”社交圈;越是年纪小、独立性不够的学生,越喜欢“抱团”。
我在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留学已有三年,期间对留德中国学生和德国的大学教育形成了一些观察和思考。当然,这些观察和思考都属于“身边统计学”,其实称不上科学客观,只能提供一个非常个人的视角。
留德的中国学生不在少数,但与在美英等留学大国的学生数量相比而言,所占比例还是很小。新东方发布的《2019中国留学白皮书》显示,在“有过海外留学经验的学生总数”这一项数据上,有过德国留学经历的只有2%(美英则占43%)。
留德学生给我的初步印象,大体是勤劳和朴实。就勤劳而言,平时感觉不出来,但一到放假,空荡荡的图书馆里,仍在精进学业的东亚面孔就显得很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中国人。朴实则与学生普遍的经济状况有关,也与德国本地特色有关。
与英语国家(美、英、加、澳)相比,德国留学的一大特点是性价比高。以我就读的柏林自由大学为例,学校不要求交学费,其最贵的收费就是学生交通通票,拿着这个,可以任意乘坐市内公共交通;如果你是“万年死宅”不用出门的话,也可以选择不交这笔费用。另外,德国的食宿也不算贵,“花天酒地”就更不现实,因为在德国这样一个朴实无华的国家,并没有太多娱乐项目和场所来提供豪华奢靡的体验。也许德国人的天赋都用在了哲学、艺术和工业科技上,看看他们的“美食”就会明白这一点。
为了更好地说明“在德国留学是怎样一种体验”,这篇文章还将比较德国和国内大学教育给我留下的不同印象,这种差异与学生专业有很大关系。总的来说,理工科很辛苦,但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实验条件;人文社科在体系上相对稳定成熟,老师乐于与学生交流;艺术专业学生年纪小,还处在迅速成长的时期,不过还是比国内同龄人更成熟、独立。
▲ 德国柏林墙遗迹上的主题为“致敬年轻一代”的涂鸦。© Paul VanDerWerf
▌理工科:累并快乐着
德国的中国留学生大多是理工科的,有些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有些跟着导师干活儿有津贴,总之都有一定的收入。平时的学习生活和国内差不多,都是扎根实验室。不同的是,在国内,有时会有一些学生对我抱怨甚至控诉自己的导师,比如有些导师不尊重学生意愿,把学生当作廉价劳动力来给自己谋私利,强行把学习任务和自己派下的工作任务挂钩,让学生感到了学业之外的压力;在德国则不然,虽然会有学生调侃自己在实验室工作的劳累和无聊,但从未抱怨过别的,有些理工类博士的能力和追求还给我留下了深刻影响。
我曾修过一门专为博士生开设的学术英语课(English for Academic Purpose)。在课上,同学们依次上台介绍自己的研究计划。其中有一名中国女生,在台上时可以说是熠熠生辉:不仅英语流利标准,个人气质也很自信,PPT和演讲内容通俗易懂。
她主修生物学,研究对象是某种病毒及其传播机制。这种病毒只在动物间传播,一直困扰着家禽、家畜产业。最有趣的是,这种病毒非常害怕孤独,一旦它感知不到自己附近有同类,就会“孤独致死”。他们的研究从病毒特性入手,通过操控或改造基因和蛋白质,来达到隔绝乃至消灭病毒的目的。
他们的实验先要创造出一个适合观察病毒的环境,还要制造出不同的病毒品种,从零开始逐个培育,稍有不慎就要重新开始,最终找出最关键的变量。这项实验周期漫长,要求实验手法精确细致,当然也非常消耗耐心。虽然我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外行,但也听得津津有味。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我提问道:“如果最后找不到那个变量会怎么办?”她笑着说:“坚持下去总会有成果,而且我们运气很好,目前已经找到了,还在进一步研究分析,不久就能发表论文了。”
在演讲中,她实在地描述了实验的枯燥无聊和当时心里没底的焦虑,但又让我们感到这是值得她全身心投入的志业,而不仅是一项被指派的工作,也不仅是一项以论文发表为目的的研究。她的演讲让我深切领略了科研的魅力。也许是因为我在国内接触的理工科博士并不多,希望能在更多的人身上看到这种魅力。
▌社会科学:成熟的教学体系
我的专业是社会科学,接触到最多的就是本学院(社会科学与政治科学学院)的学生。柏林自由大学是二战后柏林洪堡大学(二战前的柏林大学)的一部分政治学教授跑出来另外创立的,政治学可以说是“创始专业”,对有志于此的学生还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国际学生(包括中国学生)也有不少。不过,这里只谈谈我的亲身经历,毕竟最为真实。
▲ 位于柏林达雷姆的柏林自由大学主校址。 © Torinberl
相对于我在北京大学读本科和硕士的经历而言,柏林自由大学的教学质量的确不错(但时光匆匆,国内教学也飞速进步,现在如何我也不敢断言),使得我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切实的长进。相比之下,我在国内主要是自学,导致知识不成体系、七零八碎;奇思妙想看似不少,实则大谬不然。如今最大的遗憾的就是当时没有老师能给我一些指点。
德国的老师不仅认真负责,还会对学生多加鼓励和支持。有时候甚至让我感觉像是“微信夸夸群”。比如我上的一门课,最后的作业都是老师当面点评,打出高分之余还说“你这个可以拿去发表”。我当然知道发表实非易事,自己的课程作业绝不可能达到这个水平,不过老师的“职业夸赞”还是会令人自信起来。还有一门课,老师挑了一个周末,带领我们参观了冷战时期英美在西柏林设置的情报机关的地堡,然后在咖啡馆和我们讨论冷战、国际政治和哲学,让人印象深刻、获益良多。
本科期间,我在作业后面,补充了自己对课程内容及扩展领域的思考和困惑,希冀老师给予一点解答或者回应,但从未见到。现在想来,我的那些作业可能只是某个老师带的研究生帮忙打分的。到了硕士时期,我的论文甚至招致了老师的人身攻击,获得了“脑子里都是草”的评语。如今,当年思想中模糊不清、不得开解的东西,在德国的学习中已经烟消云散,可能是因为我年纪渐长、见事日多,但仍然要归功于这里甚为成熟的教学体系。
说了这么多,似乎是在打招生广告,也有“捧一踩一”、“崇洋媚外”、趁机“拉踩”北大的嫌疑。需要声明的是,当年我在北大的经历只是个例,绝不能代表中国人文社科学生的普遍遭遇。而且,博士期间我还在复旦交流学习过一个学期,那里的老师也很敬业负责。在我返回德国后,在某个问题上遇到困难,发出邮件给当时的课程老师求助,他很快给予回复帮助。这说明学习经历都是因人而异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会有各自不同的遭遇。
▌艺术:“青春修炼手册”
除文理学生之外,中国留学生中还有为数不少的艺术生,以(古典)音乐专业为主,如钢琴、长笛等。在外行看来,德国音乐院校的名气不如一些美国学校,比如大名鼎鼎的柯蒂斯音乐学院(校友有朗朗)、或明星汇聚的波士顿伯克利音乐学校(王力宏、欧阳娜娜等),但其所需费用、教学质量和就业前景,都更受一般留学生家长的欢迎。不过,就这部分留学生,我接触的并不多,只知道大部分都是年纪很小就出国。
与通常出国读研、读博不同的是,她们从很小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主修的乐器;一部分人会根据主修的乐器和自己国内老师的人脉关系,来到这里接触自己理想中的老师,并且在确立了师生关系后入学深造,因此申请学校也不太受一般学制的限制,早早出来“修炼”不失为好的选择。
然而,因为年纪小,他们在适应环境和人情世故方面,相比其他年长的留学生,稍显不足。有个别学生虽然物质生活无虞,却容易陷入迷茫和困窘。更因为他们是艺术生,很少与通过高等教育机构出国、获得国家奖学金支持的年长留学生接触,也很少受到官方教育部门的关照,在学习和生活上都更依赖同龄人圈子以及家长在这边委托的代理人,如亲友或留学中介。此外,他们在毕业之后大多数是回国就业,并不做长居此地的打算,也就失去了接触德国人或其他国际学生的现实必要。
▲ 德国还有被称为“三大国际电影节”之一的柏林电影节。© Tuluqaruk
总体上说,如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德国的学业任务并不是那么沉重。但如果得自己打工挣生活费的话,学业时间就被压缩,学业任务也就变得沉重了。这是留学德国与在国内读书最大的不同,国内大多数学生仍靠父母支付学费和生活费。德国的理工科留学生虽然很辛苦,但这主要源自科研工作的需求,而非其他。人文社科硕博士阶段要求读很多文献、写多篇论文,对英语、德语的阅读写作水平有较高要求,但也会有学术能力上的收获。
至于日常语言问题,学校有提供语言课,有的收费、有的免费,学生个人也可以选择校外的语言培训机构。对于大多数留学生而言,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德语并不是难事。况且,柏林作为德国最为开放和国际化的城市之一,居民普遍掌握一定程度的英语,与他们交流并不困难。
在社交生活方面,中国留学生还是主要与本国学生交往,不过也因人而异,或许在租房时就会结识德国本地人或其他国家的学生。德国人中有友善的,也有相当不友善的。在遇到后面一种人时,当然还是会先求助于中国人,大多数同胞也会及时施以援手。一般来说,越是年长、心智成熟的学生,越喜欢接触“国际化”社交圈;越是年纪小、独立性不够的学生,越喜欢“抱团”。
*本文为孟尧“德国留学观察”系列文章的第一篇,更多文章将陆续发出。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