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政协常委:建议由省政府牵头组织力量挖掘西北联大历史

时间:2019-10-28 20:32:43   热度:37.1℃   作者:网络

原标题:陕西省政协常委:建议由省政府牵头组织力量挖掘西北联大历史

如今,西南联大声名日显,不断出现在影视作品中,而曾经与之并列的西北联大却鲜为人知。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人民政协网10月28日刊文《一所不容遗忘的大学:陕西省政协“挖掘西北联大历史”调研小记》,记录了陕西省政协在整理、挖掘、保存西北联大历史方面的工作。文章写道:10月22日至25日,为深入挖掘和研究西北联大在汉中办学的历史文化,弘扬教育兴国精神,促进全省教育事业进步,陕西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专家学者赴汉中,与市、县政协“三级联动”,就“挖掘西北联大历史,传承优秀教育文化”进行调研。

公开资料显示,1937年7月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保存中华文化血脉,平津地区文教机构纷纷内迁。是年9月10日,国民政府教育部发布召令“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和中央研究院的师资设备为基干,设立长沙临时大学;以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院校为基干,设立西安临时大学”。随着抗战形势更加严峻,西安临时大学全部迁往汉中,更名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与此同时,另一所内迁的大学,在昆明由长沙临时大学改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937年至1946年,西北联大及其子体国立五校共有505名教授(含副教授),培养了9257名毕业生。今年10月7日,国立西北联合大学旧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三处旧址均位于城固县。城固县副县长周利华介绍说:“西北联大在城固办学,虽然只有短短8年时间,但是培养了为数众多的学生,他们当中绝大多数人日后成为新中国建设中各行各业的中坚力量和佼佼者。”

上述人民政协网文章透露,“这是一笔不可拷贝、不可复制的财富。”与西南联大“南渡北归”的理想不同,西北联大更希望“扎根西北”“生根开花”,目前根植于西北联大的大学多达37所。西北联大联盟秘书长姚远说,西北联大将中国高等教育向西推进了数千公里,是西北高等教育的发祥地,“南渡北归”与“扎根西北”“生根开花”同样是抗战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

陕西省政协委员、西北工业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任孙瑜认为,做好西北联大历史文化挖掘,要在省级层面进行顶层设计,同时加强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相关文化的研究以及文物的抢救,从而进一步挖掘其时代价值、审美精神等。

陕西省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王春萍也赞同由省政府牵头组织力量,加强对这段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挖掘开发,出产一批高质量的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让西北联大精神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传承。

“‘联大’代表了一种生命力,一种不屈的精神、一种坚韧的灵魂,这种精神不该被遗忘,这些前辈理应被铭记。”陕西省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主任刘玉明表示,应建立起强有力的保障机制,更高层面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的研究拓展机构,更高标准制定西北联大文化传承保护方案,更大力度保证研究、管理、保护经费的需求。刘玉明表示,要“有一班人马、有一个整体行动方案,有一个责任体系,有一笔专项经费找路径、抓落实,抓紧开展抢救行动,不要留下历史的遗憾”。

澎湃新闻记者注意到,近年来关于西北联大历史的发掘整理工作其实一直没有停止。西北联大联盟秘书长、西北大学西北联大研究所所长、西北大学科学史高等研究院教授姚远今年1月就在《中国科学报》刊文《西北联大:矗国之偏隅 立世之英才》。

姚远在文章中写道:世界上著名大学都是依靠文化的不断积淀和独特的大学精神逐步赢得世界声誉的。80余年来,西北联大与其后继院校取得的这些重大成就和重大贡献,在大多数情况下,比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要艰苦得多,特别是在抗战时期,甚至要忍饥挨饿或冒着生命危险,得来的确不易。正因为如此,它也成为了我们的宝贵财富。研究其形成的背景、基础、机制,传承这些优秀传统,显然对现在与未来高校的“双一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教育学者张在军的专著《西北联大:抗战烽火中的一段传奇》2017年也已由金城出版社出版。张在军在该书中写道:如果说西南联大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个奇迹,那么西北联大则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段传奇。西北联大与西南联大,是同时诞生的同胞兄弟,是一株藤上的两颗瓜,都是中国抗战期间大学精神的“最高表现”。

上一篇: 科学认识年度3%左右通货膨胀目标

下一篇: 残疾人职业技能国赛上的“鲜花少女”


 本站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