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跨越人工智能与艺术
时间:2019-11-05 23:18:52 热度:37.1℃ 作者:网络
人工智能语境下,人类认知不断发生变化,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艺术范式也在持续演进。人工智能为艺术与科学深度融合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为艺术审美和科技创新带来巨大的可能,但同时也带给人类前所未有的忧虑。人工智能对人类而言是威胁还是福音?是机遇还是挑战?未来一切如何重新定义?
2019年11月3日上午,由清华大学与中国国家博物馆共同主办,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与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承办的第五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TASIES 2019)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西大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其中,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1月2日、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剧院举办,国际作品展则于11月3日正式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展期至11月30日。
(1)聚焦AS-Helix: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
本届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围绕“AS-Helix: 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与科学融合”这一命题,寓意在为人类服务的共识之下,艺术与科学携手并进,相辅相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螺旋结构:AS-Helix,其中,A(rt)代表艺术,S(cience)代表科学,AS-Helix寓意艺术与科学深度融合、创新协同螺旋式发展。
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研究领域的艺术与科学界人士共同参与,深入探讨人工智能语境下,艺术与科学的深度融合将会如何以及何种程度上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根本性变革。展览则分为人类认知的边界、技术创新的艺术范式、技术与艺术的协同创新三大展区,作品面向全球征集。最终参展作品共 120 余件,分别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41 所高校、科研与艺术机构。
据了解,“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暨学术研讨会”由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先生和艺术大师、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先生发起,曾于2001 年、2006 年、2012 年和2016 年举办。
(2)人工智能视野下的艺术表达
“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是创新的重要源泉,艺术揭示情感的奥秘,科学揭示宇宙的奥秘,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一流大学应该为推动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发挥积极作用,为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贡献力量。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在致辞中强调,科学求真,艺术求美,两者皆深层次地追求着永恒、卓越与和谐,源于生活而臻于至善。举办此次艺术与科学国际作品展,目的就是通过系统展示国内外艺术与科学前沿探索的最新成果,深入探讨艺术与科学的内在关系,不断推动国际艺术与科学的创新,促进艺术与科学的和谐发展。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本届展览的总策展人鲁晓波认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推动了以绿色、智能等为特征的群体性重大技术变革。艺术与科学应相互赋能,应对新挑战,共享机遇,共创未来,走向和谐永续之路。
罗格斯大学艺术与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和计算机科学教授哈迈德·埃尔加马尔代表参展艺术家发言,他认为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但同时又在引领着当今世界科技的发展。 在本次展览上,能够看到艺术家们是如何通过多姿多彩的方式,利用技术变革为艺术创造所带来的灵感,创作出新的作品。
(3)2019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揭晓
11月3日上午,中国国家博物馆剧场同时举行了“2019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颁奖典礼。由17位国内外著名艺术家、科学家及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从本次参展的作品中遴选出最能够体现艺术与科学深度融合,阐述本次展览主题的9件作品,并向其作者颁发大奖,每件获奖作品的奖励金额为10万元人民币(税前)。获奖作者分别来自中国、土耳其、美国、德国、瑞典、意大利、荷兰。
据了解,艺术大师、美术教育家、清华大学教授吴冠中曾将其作品《长江万里图》拍卖所得1275余万港元全部捐赠给清华大学,设立了“吴冠中艺术与科学创新奖励基金”,这是艺术与科学领域的唯一奖项,旨在奖励艺术与科学创新人才,鼓励青年学生加强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的培养,探索艺术与科学、真理与美的内在联系。